
境外游客打卡张家界(6.240, -0.23, -3.55%)森林公园。
邓道理 摄
3月19日,“张家界的山上‘长’满了韩国人”登上全国热搜,张家界入境游圈粉无数境外游客。8月18日,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。数字化让文物“活”起来,促使“马王堆热”再次席卷全国。9月21日,第三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在衡阳开幕,推动了“文化+旅游”“文化+科技”深度融合,取得了“办一次会、兴一座城”的效果。
今年以来,湖南锚定建设文化强省和世界旅游目的地的目标,努力将文旅业打造成“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民生产业、幸福产业”。截至目前,全省共推介文旅招商项目499个,总投资3575.55亿元,签约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456个,到位资金133.73亿元。
■文/视频 三湘都市报全媒体记者 曾冠霖
入境游火热:张家界成境外游客的“诗和远方”
在国家移民管理局最新公布的过境免签政策推动下,湖南入境游热度高涨。12月29日,记者了解到,今年前三季度,湖南接待入境游客218.5万人次,同比增长277%,其中张家界接待入境游客129.43万人次,同比增长255%。张家界航空口岸入境外国游客超40万人次,领跑全国非省会地级城市。
截至12月22日,张家界口岸年度出入境人员达55.6万人次,同比增长154%,入境客源地增长至187个国家和地区。
为了给入境游客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,张家界在全市37个等级景区等重要涉旅场所实现中英韩文标识标牌全覆盖;核发1088张小语种讲解员证,缓解外语导游短缺的压力;发布《张家界旅游汇兑地图》,民宿、酒店、商超等3240家重点商户支持刷外卡支付。
入境便利、支付便捷、语言方便,张家界成为境外游客心中的“诗和远方”。
“科技+文旅”:新技术赋能,新体验升级
湖南文旅在积极应对入境游挑战的同时,也在不断探索科技与文旅的融合创新,为游客带来全新体验。
记者深入探访了张家界元宇宙体验馆,这里通过XR、区块链、云计算等元宇宙技术,让游客能够身临其境地体验VR滑雪、VR翼装飞行、飞越张家界等刺激项目。刚刚体验完的游客刘兴东兴奋地表示:“这种体验太震撼了,我仿佛真的在张家界的山峰间翱翔,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。”
在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之际,湖南博物院推出了“生命艺术——马王堆汉代文化沉浸式数字大展”,更是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目光。
为了进一步推动文旅产业的科技升级,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了《打造万亿产业,推进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倍增若干措施》。同时,着力创建国家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改革试验区,打造数字文博大平台,建好数字博物馆,实施全省博物馆系统 “一张网” 体系化改革。
“旅游+演艺”:激发新引擎、新活力
近年来,国潮文化兴起,文化自信回归。湖南乘势而上,推出旅游+演艺产品成为湖南文旅发展的新亮点。
新国风沉浸式幻境秀《新刘海砍樵》、沉浸式新中式湘剧《聂小倩》、文旅融合京剧《一念·橘洲梦》等爆款演艺产品,吸引众多年轻人观看。“我们始终把‘文旅年轻力’当作‘核心竞争力’,把‘收获年轻人的喜爱’当作努力方向。”湖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、省文旅厅党组书记、厅长李爱武在“岁末年初话发展 奋楫扬帆谱新篇”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和文化强省建设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说。
看一台好剧、观一场国风秀,已经成为湖南文旅新动能,沉浸式演艺正在湖湘大地蓬勃生长。
此外,一些景区也推出了具有特色的演艺项目。橘子洲景区的《恰同学少年》青春剧场,利用光影技术,让观众沉浸式体验百年前的青春历程;桃江县的《桃花江竹海幻境》利用水月数控装置等技术,再现屈原与桃江父老乡亲交往的场景。这些演艺项目为文旅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。